眼下,宣威市热水镇7万多亩烤烟已全面进入成熟采烤期,全镇上下掀起了繁忙的采烤热潮。从田间采收、运输到烘烤加工,各环节井然有序,新型烟夹、新型烤房等技术的推广应用,让当地烟农不仅省工省力,烟叶质量也显著提升,规模化、集约化的种植烘烤模式让这个烤烟大镇的丰收底气更足。
走进宣威市尚营种植专业合作社营沟村烤房点,一派忙碌景象扑面而来。烟农们将刚从田里采收的烟叶搬运下车,紧接着拿起新型烟夹,快速将烟叶整齐固定。与传统的辫烟方式相比,烟夹的使用让上杆效率大幅提升,为后续烘烤节省了大量时间。
热水镇营沟村村民张汇:这个烟夹省时省力,一杆数量相当于传统烟杆辫成两杆数量,速度上快得多。以前那个要五六分钟辫一杆,现在这个两三分钟就可以夹一大杆了。
烟叶上杆完成后,很快被送入电烤房。对于烟农陆吉昌来说,今年的烤烟烘烤让他格外省心。合作社的新型集约式烤房不仅减轻了劳动强度,烤出的烟叶质量也让他十分满意。
热水镇营沟村烟农陆吉昌:我家今年栽了7亩烟,今天是烤第二房了,质量上、纯度上都理想,对比传统烤房好得多。传统烤房烤出来杂质多,合作社这个集约式烤房烤出来就不产生杂质,省时省力。传统烤房要两三个人才能装进去,现在这个一两个人就可以装进去了。
让和陆吉昌一样的烟农省心的,不仅是新型烤房的性能,还有合作社提供的“一条龙”服务。烟农只需负责采收和上杆,后续的烘烤技术把控、全程管理都由合作社专业团队承担,这让烟农从繁琐的烘烤环节中解放出来。而这一切,都得益于热水镇近年来对烤烟技术的革新与推广。
宣威市尚营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胡兴明:近两年来为了节工降本,前几年用烟杆辫烟给烟农增加了很多成本,现在用烟夹夹烟降低了整个用工成本,增加了烟农的收入,提高了烤房的利用率。目前烟夹在全热水镇使用率已经达到50%,新型烤房以营沟村为示范推广点,烟农只要把烟采来上杆,后面所有的技术和烘烤过程全交给合作社,他们整个过程非常轻松愉快。
今年,热水镇种植烤烟75650亩,目前热水镇有全电能烤房32座、生物质烤房260座、甲醇烤房24座。纯电和甲醇烤房以一座1500元(含电费和人工费)的价格租给农户用;生物质烤房300元租给烟农,其余费用烟农自负。相比燃煤烤房,一个烤季可节省烘烤成本近3000元。
为确保烟农丰收,当地农业、烟草等部门协同发力,从育苗、移栽到烘烤技术指导全程跟进,通过推广烟夹、新型烤房等节本增效措施,为烤烟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全镇已带动营沟村、关营村、柏木村、热水村、中村村等6600余户农户享受到技术革新的红利,让烤烟成为群众稳定增收的“黄金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