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财政动态县区财政新闻陆良县
陆良县

陆良:深化“头雁”领航工程 赋能乡村振兴激活力

日期:2025-02-19来源:云南日报 阅读次数:309

陆良县大力实施“头雁领航”工程,推行村干部队伍专业化管理,从“选、育、管、励”建立“任人唯贤选任、精细入微培育、规范专业管理、关怀厚爱激励”的全链条闭环工作机制,着力锻造一支素质高、作风硬、业绩优的“头雁方阵”,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精准识雁 变“等人来”为“领人来”  

33333333.png

任人唯贤选任,力求挑强将、派精兵。通过“外引、内选、下派”相结合的方式,多渠道选拔,精准识雁。“等人来”变为“领人来”,全面摸排退役军人、返乡创业人员、乡贤能人等群体共2.2万人,选优配强村(社区)党组织书记24名,培育乡村致富带头人776名,实施优秀人才“回引计划”,回引返乡创业青年83名,农村优秀青年180名。全年补齐空缺村(社区)干部45人。从摸排人员库中动态储备458名具有发展潜力后备力量人选,为选优配强“头雁”队伍提供坚强人才保障;探索村组干部“跨村任职+跟班锻炼”机制,41名村组干部交流任职,9名村干部横向交流,5名90后村“两委”干部到乡镇(街道)站所跟班学习锻炼,推动村村合作、组织共建,实现强村带弱村,后进赶先进;上级精准选派,从县直单位、乡镇机关党员中,选派熟悉农村工作的18名干部到村任职;建立负面清单,制定涉黑涉恶、酒驾醉驾等10个不能作为村干部人选的负面情形,对村干部换届和日常调整的备案审核、回避制度作出严格规定。

  精细培育 着力提能力强服务  

11111.png

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建立“县乡村”三级培训体系,整合各类资源,多层次培育,定向强雁。“聚上来听”,依托“万名党员进党校”、县级党校等本土教育资源,实施“头雁”队伍精英化培训,采取“课堂教+现场学”的形式举办基层党建、产业发展、基层治理等相关讲座、培训班共计24期;“送下去学”,强化组工干部作用发挥,鼓励组工干部采取“走下基层,走上讲台”,组建村组干部宣讲团,结合乡村夜校、院坝会、火塘会等活动载体开展送教进村,全年共计下沉授课40余次;“走出去看”,抢抓机遇构建“发展联享、干部联培、利益联结”机制。分2批选派101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分别到浙江大学、山东寿光学习“充电”,推荐5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参加市级调训,进一步开阔眼界、提升能力。

 规范专业管理 确保稳得住干得好 

以加强制度建设为抓手,坚持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全覆盖管理,从严评雁。开展承诺述职,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每年既向乡镇(街道)党(工)委述职又向辖区全体党员、村(居)民代表作出公开承诺,并就上年度承诺完成情况和工作完成情况专题述职;强化结果运用,围绕村级组织换届,全覆盖完成148个村(社区)班子运行中期评估,对“优秀”等次的班子,认真总结工作经验做法。对“一般”等次的班子,深入查摆问题和不足,进一步统一思想。对班子存在问题的,科学指导、及时调整,通过调换人员、交流轮岗、谈话教育等方式,调整村(社区)“两委”不合格、不胜任人员42人;织密监督网络,县乡村三级联动,完善多方联动基层监督体系,对“一肩挑”村干部权力运行情况开展提级监督;乡镇(街道)通过定期约谈提醒、年终述职评议等方式强化对村干部全天候、近距离、常态化的监督。

 关怀厚爱激励 力促立基层实奉献 

22222222.png

坚持激励保障和政治关怀并重,多举措激励,着力留雁。强化政治激励,严格落实优秀村干部考录乡镇机关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推荐“两代表一委员”等制度,将政治素质好的231名村干部推荐为“两代表一委员”人选,2022年以来1名村党组织书记提拔进入镇级领导班子,3名村党组书记考录乡镇公务员,有效提升了村干部的发展空间;强化待遇保障,建立村组干部全员入股机制,创收奖励根据工作实际差异化分配,2024年预计发放创收奖励910万元、村组干部入股分红330万元,实现集体经济发展与村干部收入利益捆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30万元以上的村(社区)共64个,利用集体分红部分为村干部开展缴纳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人身意外伤害险;搭建干事平台,实行村级党组织书记兼任公司法定代表人,“两委”成员兼任管理人员,148名村级党组织书记兼任公司法定代表人,500余名“两委”成员兼任管理人员,实现党组织和公司联建联营,全面增强集体经济造血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