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宣威市复兴街道的霖森现代农业产业园采用膜下滴灌技术将滴灌与地膜覆盖栽培有机结合,在300亩的土地上推广应用轮作种植模式,实现“一地多收”,农业产业提质增效。
在宣威市霖森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红菜薹种植基地里,第二季农作物红菜薹已经采收,300亩红菜薹长势喜人。工人们在菜地里来回穿梭,熟练地将成熟的红菜薹采摘、装筐,田间地头一派丰收景象。
红菜薹种植基地负责人邓成高:我们这个菜薹从青海引进来,这个高海拔产地的这种蔬菜,它的口感相当清脆,宣威海拔、气候条件相对来说也好一点,种出来口感也比较甜。从种下去到收,一般就在45天左右就可以成熟,每棵菜产量在3到4斤左右。
种植基地良好的生产条件和管护到位,种出来的红菜薹品质好,深受市场青睐。现在,每天红菜薹可以采到1吨左右,再过十多天,红菜薹将迎来盛产期,每天的产量将达到3吨以上,采摘期将持续到11月底。
红菜薹种植基地负责人邓成高:目前市场价是卖到10块到11块一公斤,它都是往上海、浙江一带发出去。
红菜薹种植基地里,一条条黑色地埋式滴灌管带好似“毛细血管”均匀铺开,“水肥一体化”装备通过主管道与田间的滴灌带相连,铺设于地膜下的滴灌管,把水肥送到植物根部,给水、给肥变得更精准、更节省,为实现粮菜增产增收提供了保障。
宣威市霖森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杜光应: 我们在每年的3月份开始种植甜脆玉米,然后到7月底采收,7月份又开始种植第二季的红菜薹,然后到11月底的话基本上采收结束,接着种第三季的青花,预计到2025年2月底3月初就完全采收。然后通过粮菜协作的模式,我们整片地平均亩产值将超过15000元。